吸收的部位:
- 口腔和食管:一般不吸收
- 胃:乙醇和少量水
- 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
- 大肠:剩余的水和盐类
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水的吸收
- 被动重吸收,NaCl 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主要动力
- 部位:
-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液体减少不明显,水从肠腔进入血液和水从血液进入肠腔的量都很大
- 回肠:离开肠腔的液体比进入的多
无机盐
钠的吸收
钠经过同向转运体(葡萄糖、氨基酸)进入细胞,再经钠泵转运出细胞。
铁的吸收
- 部位: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 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有关。
- 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高铁(Fe3+),不易被吸收,当它还原为亚铁(Fe2+)时则较易被吸收。
- 由肠腔吸收入黏膜细胞的无机铁,大部分被氧化成 Fe3+,并与细胞内的脱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暂时存储在细胞内,以后缓慢向血液内释放
- 二价金属转运体(DMT1):顶端膜,将无机铁转运入细胞内
- 铁转运蛋白1(FP1):基底侧膜,将无机铁转运出细胞
- 存储在细胞内的铁量将成为抑制小肠吸收铁的主要原因
- 促进铁吸收的因素:
- 维生素 C:能将 Fe3+ 还原为 Fe2+ 而促进铁的吸收。
- 盐酸:铁在酸性环境中易溶解而便于被吸收。
钙的吸收
- 十二指肠是跨上皮细胞主动吸收 Ca2+ 的主要部位,小肠各段(主要是空肠和回肠)都可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吸收(主要途径)Ca2+。(肾重吸收异曲同工)
- 跨上皮细胞(十二指肠):
- 顶端膜:经特异的钙通道顺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
- 细胞内:与钙结合蛋白结合
- 基底侧膜:与钙结合蛋白分离,通过钠泵和Na+-Ca2+交换体转运出细胞
- 细胞旁途径(小肠各段,以空肠和回肠更为重要)
- 跨上皮细胞(十二指肠):
-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 维生素 D(1,25-二羟基维生素 D3):促进小肠对 Ca2+ 的吸收。
- 机体需要量:儿童和哺乳期妇女因对钙的需要量增大而吸收增多。
- 钙盐状态:
- 钙盐只有在水溶液状态(如 CaCl2、葡萄糖酸钙溶液)才能被吸收。
- 磷酸、草酸、植酸与 Ca2+ 结合形成不溶性盐。
- pH:在 pH 约为 3 时,钙呈离子化状态,吸收最好。
- 脂肪食物:脂肪食物可促进钙的吸收,脂肪分解释放的脂肪酸,可与 Ca2+ 结合成钙皂,后者可和胆汁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而被吸收。
- 钙盐只有在水溶液状态(如 CaCl2、葡萄糖酸钙溶液),而且在不被肠腔内任何其他物质沉淀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
- 由于 P 和 Ca2+ 乘积固定,肠内容物中磷酸过多将使之成为不溶解的磷酸钙,使 Ca2+ 不能被吸收。
糖的吸收
- 食物中的糖类,一般须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吸收。
- 已糖的吸收很快,戊糖则很慢。在已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
- 跨细胞转运:
- 继发性主动转运: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中存在 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它能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选择性地将葡萄糖或半乳糖通过黏膜细胞刷状缘从肠腔转运入细胞内。
- 经载体易化扩散:离开细胞进入组织间液、入血。
蛋白质的吸收
- 氨基酸的吸收:
- 部位: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
- 经加热处理后因变性而易于被消化: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即被迅速吸收
- 未经加热处理的蛋白质则较难被消化:须到达回肠后才基本被吸收
- 方式:
- 继发性主动转运:氨基酸自肠腔进入黏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也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
- 经载体易化扩散:进入组织间液、入血
- 部位: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
- 寡肽的吸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中还存在二肽和三肽转运系统(H+-肽同向转运体),许多二肽和三肽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在细胞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再进入循环血液。
脂肪的吸收
一酰甘油、脂肪酸和胆固醇等被混合微胶粒运载穿过静水层后,从混合微胶粒释出,透过上皮细胞脂质膜而进入细胞。
- 长链脂肪酸及一酰甘油(主要) → 大部分在内质网中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 → 与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 高尔基复合体 → 囊泡 → 出胞 → 组织间液 → 扩散 → 淋巴循环
- 中、短链脂肪酸和一酰甘油 → 为水溶性,可直接扩散出细胞的基底膜侧 → 血液循环
胆固醇的吸收
- 酯化胆固醇须经胆固醇酯酶水解,使之变成游离胆固醇后才能被吸收
- 游离胆固醇通过形成混合微胶粒,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 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重新酯化,生成胆固醇酯,与载脂蛋白组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维生素的吸收
- 部位:大部分维生素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只有维生素 B12 是在回肠被吸收的。
- 吸收方式:
-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B12 除外):通过依赖于 Na+ 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的。
- 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类消化产物](#脂肪)相同。
- 维生素 B12 的消化、吸收方式:蛋白质-维生素 B12 → 胃蛋白酶消化,胃酸低 pH 环境 → 游离维生素 B12 → R 蛋白-维生素 B12 → 胰蛋白酶 → 游离维生素 B12 → 内因子-维生素 B12 → 与回肠上皮细胞的顶端膜特异受体结合 → 维生素 B12 被转运到肠上皮细胞中